王果剛總編:“同和的訂單都是在打擂臺中脫穎而出,崔總突破創新,超越自我,不懼競爭,越是條件苛刻,越是奮勇而上。”
王果剛總編和崔桂生董事長合影
01厚積薄發,同和的這些年
春去秋來,多年后中國紗線網再次走進同和公司,從“羅拉大王”到細紗機新秀,同和發展之快再次讓同和現象引起業界極大關注,再次見到同和,最大的震撼還是同和細紗機的車速,從20000轉/分鐘開到23000轉/分鐘。業內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這些年同和在干什么,在見到同和公司的新廠房后,我才逐漸明白背后的意義,創業非一日之功,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。同和公司去年從老廠區搬遷到新廠區,300畝的新廠區,一字排開的上億智能化裝備,為公司長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。
觀光車從員工身邊經過
生產車間工人們井然有序,觀光車從員工身邊經過,他們也沒有放下手中的活兒,而是心無旁騖地工作著。這時我想起了多年前老崔關于新員工培訓嚴細管理的趣事,公司要求員工在上崗之前練習拿、放雞蛋。新員工可以熟練地拿、放雞蛋之后,就像道士修成下山,練出專一、精益求精的專業素養,才能投入到同和的生產中。
02“要么不做,要做就做最好的。”人生信條
崔桂生創業經歷頗為傳奇。業內津津樂道的還是老崔從部隊轉業,在政府機構、國企、合資企業供職過,又白手起家創立同和公司,在政府機構和國企里供職多年,經驗極為豐富。
崔桂生早期著軍裝照
面對這幾年的挑戰,很多人都感到焦慮。雖然這幾年同和公司也經歷了無數大考小考,不過軍人出身的老崔不抱怨不放棄,而是化壓力為動力,相信國家,相信行業,“要么不做,要做就做最好的。”這是筆者反復從老崔這里聽到的信條。他不服輸,憋著勁兒要把同和做大做強,在產品定位和制造質量上,都堅持高標準和高質量,“永遠好于競爭對手0.001,勇奪世界冠軍。”同和公司的目標是躋身世界主機領域前三。
03對標國際,超越自我
軍人出身的另一個特點是自信心很強,這從老崔早年的創業經歷中也可窺知一二,老崔一直都在對標國際頂端品牌,擂臺大戰貫穿了老崔的一生,因優越性能和性價比兼顧,同和公司搶占了國內高端市場。說起打擂臺,老崔像“鵬之徙于南冥也,水擊三千里,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”般高興,總是能在突破創新,超越自我中找到快樂。王果剛總編笑著說:“崔總的訂單都是在打擂臺中脫穎而出,不懼競爭,越是條件苛刻,越是奮勇而上。”
老崔雖然年逾六旬,但是給人的印象是聲音洪亮,腰板挺直,精力旺盛。對于創業者老崔,這一年仍然是創業的黃金時代。歲月是把殺豬刀,但是在老崔這里完全感覺不到歲月的滄桑,老崔卓越的身體管理為行業提供了典范,只有管好自己的身體,才能有良好的身體條件去管好企業。老崔年輕時長期堅持跑步,平均每天跑5公里,為身體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條件,現在只要沒有特殊情況,每天都會游1000米。
04關心時事的企業家
他常年雷打不動,七點鐘上班。崔總還保持著閱讀的習慣,閱讀的報紙包括國家級刊物《人民日報》《參考消息》,同時作為地方知名企業家,關心地方發展離不開《常州日報》的窗口,當然,作為紡織人士的必修功課,紡織行業的報紙和中國紗線網公眾號也是不可或缺的。
崔桂生讀報
05 注重年輕人的培養
雖然筆者與老崔是兩個時代的人,但是聊天完全沒有隔閡,甚至談話中還會帶來很多沖擊,特別像是一場穿越時空的精神對話,大概這也是老崔堅持讀書不斷探尋思索的收獲。老崔一直都很注重年輕骨干的培養,同和公司團隊的年輕化在業內也是獨樹一幟,他會把一些優秀的年輕人安排在身邊做秘書,讓年輕人盡快成長起來。為了吸引年輕的優秀人才來企業工作,老崔制定了人才發展規劃,同和公司新廠區的設計規劃,考慮了年輕人注重的活動場所配套,員工宿舍窗明幾凈,有電視、電腦和獨立衛生間,為年輕人提供了舒適的居住環境。
06向偉大的員工致敬
參觀同和的行程雖然緊湊,但是看著高大、寬闊的新廠房,心情又是愉悅的,金秋的陽光代表著收獲的喜悅。我瞥了一眼“向偉大的員工致敬”的石碑,一下就愣住了,這種企業與員工的關系定位似乎從來沒有見過,我很想問老崔這句話的內涵,但是我張了張嘴,還是忍住沒有問。
崔桂生和員工在“向偉大的員工致敬”石碑前合影
在這句與眾不同的標語背后有著怎樣的管理思想和企業文化,我們下期再見!